Skip to content

第5周个人作业:3D打印硅藻结构

本周作业的要求之一,是“设计并 3D 打印一个小物体(几立方厘米,考虑打印时间限制),该物体无法通过减材制造完成,如内部空腔结构。”

在思考打印对象的时候,过去曾经看过的硅藻的画面就闪现在脑海中。

自然界的艺术形态》 (1904), 图版 4: Diatomeae

幸运的是,我在 https://sketchfab.com/ 找到了可以下载的硅藻结构模型(如下图所示,红色箭头指示的下载图标表明这是一个可以下载的模型),就决定试试这个。

在 sketchfab.com 上找到了可以下载的硅藻模型

项目概述

本项目旨在使用 Bambu Lab A1 Combo 打印机和 PETG Translucent 材料打印微观生物——硅藻Campylodiscus hibernicus 的3D模型。模型从 Sketchfab 获取,并通过适当缩放和打印设置,展示这种单细胞藻类的复杂硅质壳结构。

3D 模式查看硅藻模型结构,这是目前减材技术无法直接生成的结构

材料与工具

  • 打印对象:硅藻Campylodiscus hibernicus 3D模型 (Sketchfab链接)
  • 3D建模处理:Bambu Studio
  • 3D打印机:Bambu Lab A1 Combo(0.4mm喷嘴)
  • 打印材料:PETG Translucent(透明)

详细工作流程

模型准备

模型获取

  • Sketchfab下载模型,解压后获得"Diatom - Campylodiscus hibernicus.stl"文件。
  • 该模型由 David Peterman 创建,适合教育和展示用途。

模型检查与调整

  • 打开 Bambu Studio 软件并导入STL文件。
  • 缩放模型使其最长边为50mm,确保均匀缩放以保持比例,如下图所示。

在 Bambu Studio 软件中导入硅藻的 STL 文件,并缩放到最长边 50mm

  • 使用自动朝向功能,如下图所示,软件将模型立了起来,如下图所示。

使用自动朝向,硅藻模型被立了起来

  • 然后使用全局整理(快捷键为 A),调整模型方向,使底部平坦部分朝向打印平台,并将模型置于打印区域的中央,如下图所示。

使用全局整理,硅藻模型被放置在打印平台的中央

打印参数设置

打印机与材料选择

  • 选择打印机型号:Bambu Lab A1 Combo
  • 喷嘴直径:0.4mm
  • 材料类型:PETG Translucent(1.75mm直径)

2.2 打印参数优化

下面是拓竹 PETG Translucent 材料提供的产品参数,掌握这些参数对成功打印至关重要。

物理性能
项目数值
密度1.25 g/cm³
维卡软化温度79 °C
热变形温度74 °C
熔融温度228 °C
熔融指数11.7 ± 1.5 g/10 min
机械性能
项目数值
拉伸强度33 ± 4 MPa
断裂伸长率8.2 ± 1.3 %
弯曲模量1610 ± 130 MPa
弯曲强度68 ± 3 MPa
冲击强度37.4 ± 3.3 kJ/m²
打印指引
项目数据
打印前的干燥条件鼓风型烤箱: 65 °C, 8 h
X1 系列打印机热床: 75 - 85 °C, 12 h
适用打印面板工程材料打印面板 / 高温打印面板 / 纹理 PEI 打印面板
打印面板表面处理涂胶
打印热床温度65 - 75 °C
喷嘴尺寸0.2 / 0.4 / 0.6 / 0.8 mm
打印喷嘴温度230 - 270 °C
打印速度< 220 mm/s
打印、保存环境湿度< 20% RH (密封, 加干燥剂)

根据产品参数我调整了一些打印设置项。

  • 温度设置:
    • 喷嘴温度:250°C(提高透明度)
    • 床温:70°C(确保粘附)
  • 层高设置:
    • 首层层高:0.2mm(捕捉细节)

可变层高调整

可变层高的目的是找到提高表面质量与兼顾打印速度的平衡。

  • 进入 Bambu Studio 的"可变层高"功能。
  • 选择"自适应"和"平滑模式"按钮优化层高分布,如下图所示。
  • 查看等高线预览,确保硅藻细微结构能被正确捕捉。

使用自适应加平滑模式的可变层高效果

支撑选择与切片

Bambu Studio 提供了普通支撑与树状支撑的选择,这里我分别尝试和切片,从下图给出的总预估报告可以看到:

普通支撑耗时 2h49m,树状支撑 2h57m。时间差异并不大,所以我选择树状支撑,据说更适合复杂结构。

普通支撑总耗时 2h49m

树状支撑总耗时 2h57m

4. 树状支撑 3D打印过程

4.1 打印机准备

  • 确认打印平台清洁并校准。
  • 装载PETG Translucent耗材并确认挤出正常。
  • 预热打印机至设定温度。

拓竹的打印机自动化程度很高,推自动进行各种校准和准备工作。

4.2 打印执行

  • 启动打印任务并监控第一层的附着情况。
  • 观察打印过程中的层间粘合和透明效果形成。
  • 完成打印后等待模型冷却。

模型用了差不多 3 个小时打印完,托盘上有些碎屑和细丝出现,顿觉不妙。

硅藻 1.0 版打印效果,使用了树形支撑

移除支撑发现打印失败

把打印件从盘上取下,我尝试用工具移除支撑,发现支撑和结构粘连的非常紧。尤其是在取下中间那些比较纤细的部分时,移除支撑时会把这些结构一起扯下。

移除支撑时变成大型翻车现场

我分析导致失败可能有以下原因:

  • 可变层高对于这种纤细的结构并不友好,上面失败的样品上,可以看到明显的层纹痕迹
  • 树形支撑对有很多纤细结构并不友好

普通支撑无可变层高再次打印

这次我在 Banbu Studio 里换为了普通支撑并取消了可变层高。打印的时间也少了差不多 1 小时。

设置为普通支撑并取消了可变层高

这次打印看着比较顺利,托盘也很干净。

硅藻 2.0 版,普通支撑的打印结果看着还不错

下面开始着手拆除支撑,解除支撑依然是件辛苦的事。

左侧为普通支撑结果,右侧为树形支撑结果

这次稍微有进步,硅藻的外缘还不错,但内部纤细且中空的部分,支撑还是有粘连,我还没有想好

AI 失败总结与改进建议

对一个 3D 打印新手,这算第 2 次失败,我询问了 Claude,提供了项目的图片和文档,提示词如下:

我在尝试打印硅藻结构,最长边50mm 大小,分别尝试了普通支撑和树形支撑,普通支撑稍微好一点,但支撑和中空的细部结构粘连比较严重,请你帮我撰写一个失败总结,并给出改进建议。

向 Claude 求助

下面被横线包裹的是 Claude 给出的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。


问题分析

  1. 支撑结构粘连问题:无论是树形支撑还是普通支撑,都与模型的细小内部结构产生了严重粘连,导致在移除支撑时破坏了模型的完整性。
  2. 结构精细度无法实现:硅藻模型内部的纤细结构对于FDM打印机的精度要求很高,尤其是那些放射状的内部支柱和中空部分。
  3. 层高设置不当:可变层高设置可能对这种复杂的微观结构不友好,导致明显的层纹痕迹。
  4. PETG材料特性:PETG虽然透明度好,但粘性较强,不利于支撑的分离。

改进建议

  1. 模型修改与分割
    • 考虑将模型分割成上下两半,水平打印可能减少对支撑的依赖
    • 增加关键纤细结构的厚度,牺牲一些原始细节以提高可打印性
    • 在CAD软件中为模型添加断裂点,便于后期支撑拆除
  2. 打印参数优化
    • 降低喷嘴温度至230-240°C,减少材料过度流动和粘连
    • 增加支撑与模型间的Z轴间隙(0.2mm→0.3mm)
    • 使用更低的层高(0.12mm或0.1mm)来提高细节表现
    • 降低支撑密度(15%-20%)并增加支撑与模型的XY距离
  3. 材料与后处理选择
    • 考虑使用水溶性PVA作为支撑材料(如果打印机支持双挤出)
    • 尝试使用光敏树脂SLA/DLP打印,对微观结构的表现更好
    • 使用PLA可能比PETG更易于支撑分离(虽然透明度会降低)
    • 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帮助溶解支撑与模型的粘连处
  4. 打印方向调整
    • 尝试将模型倾斜45°打印,可能减少内部支撑数量
    • 考虑多次小型测试,找到最佳打印方向
  5. 其他技术探索
    • 如有条件,考虑使用树脂打印机(SLA/DLP)打印这类精细结构
    • 可以尝试喷嘴直径更小的打印机(如0.2mm或0.25mm)
    • 使用专业支撑软件(如Meshmixer)生成更智能的支撑结构

可行性实验建议

  1. 先打印模型的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部分进行测试,找到最佳参数
  2. 调整模型,加粗关键细微结构至少至0.8mm以上
  3. 使用热水或酒精浸泡试验,帮助PETG支撑与模型分离
  4. 探索使用可断裂支撑设置,在Bambu Studio中将支撑连接点设置为最小

通过这些改进措施,硅藻的内部纤细结构可能会有更好的打印效果,特别是支撑与模型的分离问题。如果条件允许,建议考虑树脂打印机以获得最佳的微观结构表现。


因为手头只有一卷 PETG 材料,所以我决定尝试调整参数,看看能否改进打印质量。于是我开启了打印机的高级设置,并将每一栏的设置发给 Claude,请 AI 帮我修改参数,如下图所示。

给 Claude 提供目前打印机的参数设置,并请 AI 给出改进建议

提示词如下:

我给你提供了打印机的质量,强度,速度,支撑,其他这几个设置的截图,告诉我应该怎么调整才能改进硅藻的模型获取质量。

下面被横线包裹的是 Claude 给出的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。


根据你提供的硅藻打印过程和 Bambu Lab A1 打印机设置截图,我来分析一下如何优化设置以改善硅藻模型的打印质量,特别是解决支撑移除困难和细节保留问题。

优化打印参数建议

层高设置

  • 当前: 0.12mm (Fine),首层 0.2mm
  • 建议修改:
    • 保持 0.12mm 层高,适合细节打印
    • 关闭可变层高功能,对于这种微观结构更有利于一致性

支撑设置

  • 当前: 普通支撑,接触角度 25°,XY 间距 0.35mm,Z 距离 0.12mm
  • 建议修改:
    • 增加 Z 距离: 从 0.12mm 提高到 0.16-0.2mm,使支撑更容易分离
    • 增加 XY 间距: 从 0.35mm 增加到 0.45-0.5mm
    • 降低接触角度: 从 25° 降低到 15-20°,减少支撑数量
    • 支撑密度: 降低到 10-12%(当前为 15%)
    • 勾选"使用不同的支撑/模型 XY 间距于首层",设置为 0.3mm

温度和冷却设置

  • 建议修改:
    • 降低喷嘴温度: 对于 PETG Translucent,设置为 240°C(而非当前可能的 250°C)
    • 增加冷却风扇速度: 对于纤细部分增加至 80-100%
    • 启用桥接设置: 确保勾选"桥接风扇"选项,提高至 100%

打印速度

  • 当前: 外墙 200mm/s,内墙 350mm/s
  • 建议修改:
    • 减慢外墙速度: 降低到 120-150mm/s
    • 减慢内墙速度: 降低到 200-250mm/s
    • 减慢支撑速度: 从 150mm/s 降低到 100mm/s
    • 微小特征速度: 降低到 30% 或更低

稀疏填充设置

  • 当前: 15% 网格图案,线条间距较大
  • 建议修改:
    • 增加填充密度: 对于硅藻结构,提高到 20-25%
    • 改变填充图案: 使用"三角形"或"立方体"填充,比网格提供更好的支持

其他关键设置

  • 勾选"识别狭窄内部实心填充": 已启用,正确
  • 底部/顶部接触面层数: 增加到 3-4 层,提高表面质量
  • 橦试梯设置: 宽度维持 35mm,但清理量可提高到 60mm³,确保打印前喷嘴干净

硅藻模型特定优化

  1. 模型修改建议:
    • 在打印前,使用3D建模软件(如Meshmixer)手动增加一些断裂点,使支撑更容易移除
    • 将模型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单独打印,然后粘合
  2. 支撑移除技巧:
    • 打印完成后,将整个模型浸入 40-50°C 的温水中 10-15 分钟
    • 使用精细的镊子和牙签等工具小心移除支撑
  3. 替代打印方向:
    • 尝试将模型旋转 45°,使顶部朝向打印平台
    • 这样可能减少支撑结构与内部精细结构的交互
  4. 尝试不同支撑类型:
    • 你的测试显示普通支撑略优于树形支撑
    • 使用普通支撑,但可以进一步降低支撑接触点大小

这些调整重点是改善支撑与模型的分离性,同时保持足够的支撑强度来确保模型完整性。对于PETG材料,增加支撑与模型的距离以及降低喷嘴温度是解决粘连问题的关键。


修改设置后切片,这次时间变成 2h51m(和之前的树形测试时间接近),如下图所示。然后启动打印。

修改参数后再次切片

经过近 3 个小时的打印,这次效果看上去也不错。

硅藻 3.0 版,背景能看到擦拭塔

为了提高打印质量,勾选了擦拭塔,托盘上会多出一个立方体结构,如下图所示。

擦拭塔(Wipe Tower,也称为清理塔或净化塔)在3D打印中有几个重要作用:

  1. 清洁喷嘴 - 打印过程中,喷嘴可能会有残留材料或渗漏。擦拭塔允许打印机在每层开始打印前将喷嘴在塔上擦拭,清除这些残留物。
  2. 稳定挤出 - 当打印机休息或移动到模型不同部分时,挤出可能变得不稳定。擦拭塔确保在开始打印模型的关键部分前,挤出流量已经稳定。
  3. 多材料打印辅助 - 对于多材料或多色打印,擦拭塔用于材料切换过程中清理喷嘴,防止颜色混合或交叉污染。
  4. 减少拉丝 - 通过提供喷嘴移动到模型前的目标点,减少了长距离移动导致的拉丝问题。

在你的硅藻模型打印中,擦拭塔可以帮助保持PETG材料的一致挤出,尤其是在打印那些需要精细细节的区域前。你在设置中已经启用了擦拭塔,宽度为35mm,清理量为45mm³,这对于复杂模型来说是合理的设置。

如果你发现喷嘴拉丝严重或者打印细节部分质量不佳,可以考虑稍微增加清理量到60mm³,确保喷嘴在打印关键部分前是完全清洁的。

勾选擦拭塔,托盘上会增加一个中空的立方体结构

实际打印的擦拭塔。

打印出来的擦拭塔

接着就是艰难的去除支撑的过程

去除支撑的过程依旧艰难,甚至比打印的时间还要长

花了几个小时去除了我认为能去除的支撑,但发现里面中空的部分还是无法成功取出,如下图右侧图像。

硅藻从左到右 1.0-3.0 版,还是没有办法取出中空结构内部的支撑

看来对这个结构,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,建议使用水溶性PVA作为支撑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