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作业:乙烯基切割
作为第3周计算机控制切割作业的一部分,除了激光切割灯笼外壳外,我还使用乙烯基切割机制作了一个 Fab Lab 标志贴纸,并将其贴在了我的笔记本电脑上。
设备与材料
在柴火创客空间,我使用了 Cricut Explore 乙烯基切割机来完成这个项目。
柴火创客空间的 Cricut Explore 乙烯基切割机
使用的材料是灰色乙烯基贴纸。
使用 Cricut Explore 切割机,需要下载 Cricut Design Space。
- Design Space for Desktop (Mac/Windows)
- iOS (Apple App Store)
- Android (Google Play Store)
我的 mac 安装 Cricut Design Space 后,可以在软件的主页看到很多推荐的图案
设计过程
- 首先,我从 Wikimedia Commons 下载了 Fab Lab 的标志矢量文件。
FAB LAB 的 SVG 格式的 logo
- 将 SVG 格式的标志,使用软件左侧的“上传”功能,导入到 Cricut Design Space 中。
使用左侧的“上传”功能
Fab Lab 的标志 被导入了绘图区
- 在软件中调整了标志的大小,使其适合贴在笔记本电脑上,最终尺寸设定为 4cm × 4.83cm。
调整大小到 4cm × 4.83cm
切割过程
调整图像方案
这个 Logo 因为有 4 种颜色(红,绿、蓝和黑),此时如果直接点击右上角的“制作”按钮,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节目。项目会被自动分为 4 次不同颜色贴纸的切割作业。
对于这个 4 色 Logo,软件自动规划了 4 种颜色贴纸的切割任务,但我们只有 1 种灰色的贴纸,所以这个切割方案并不合适
我将所有图片结为组(快捷键为 command+G),让其成为整体,然后在结组的图像上打开辅助菜单,选择“合并>焊接”功能
把图像结组后,在辅助菜单上找到“焊接”功能
现在图像变成了单色的整体,如下图所示。
焊接后,图像变为单色整体
现在进入“制作”界面后,变成完整的形状了,如下图所示。
现在可以以单色方式切割出 Logo 的形状
切割
- 准备乙烯基材料:
- 裁剪了一块合适大小的灰色乙烯基贴纸。
- 将贴纸平整地贴在切割垫上,本来希望没有气泡和皱褶,但还是没有处理好,先试试吧。
我们放入打印机的贴纸是灰色的,贴在切割垫时不小心弄出了褶皱,应该尽量避免
- 加载材料到机器:
- 将切割垫插入 Cricut Explore 机器
- 在机器设置中选择"vinyl(乙烯基)"材料类型
- 工具材料自动选择了“精细刀头”
- 执行切割:
- 发送设计到机器
- 根据提示,按下中间的开始切割按钮,如下图所示
- 机器开始精确切割标志的轮廓
Cricut Explore 开始切割时中间的按键会闪烁提示,按下后才会启动切割过程
切割完成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,主要的问题是铺的不够平。
后期处理与应用
- 剔除多余部分:
- 使用剔除工具小心地移除不需要的乙烯基部分
- 保留标志的主体部分
- 应用到笔记本电脑:
- 清洁笔记本表面
- 小心地将标志定位在合适位置
现在我的笔记本电脑的外壳,多了 Fab lab 的标志
第 2 次尝试:切割中国剪纸风格生肖蛇图案
第一次切割过程比较仓促,效果并不满意,所以我决定再次尝试切割一个更复杂点的图案。这次我找了一张中国剪纸风格的生肖蛇图案(2025 年是中国的蛇年)。
我在柴火创客空间找到了蓝色的乙烯基贴纸,并购买了用来转印的透明贴膜,如下图所示。
这次准备使用蓝色的贴纸,并购买了用来转印的透明贴膜
不过这次在准备打印的过程中,出现提示需要校准切割机,继续后提示打印校准表,如下图所。
切割机需要校准的时候,会先提示要打印校准表
我选中柴火空间的打印机后,用 A4 打印了两张校准表,并把其中的一张靠左上角贴在切割垫上,如下图所示。
将打印好的校准表靠左上角粘贴在切割垫上启动校准
切割机会先尝试切割中间的方形,然后会询问你切割线是否和方形打印线重合。如果不重合,切割机会切割垂直的编号 1-21 条线,和水平的 A-U 的线条,并询问水平和垂直的切割线条和打印线能正好居中的编号,以此来作为调整切割机刀头原点的依据。完成后会再尝试切割一次校准表,这次切割线就可以和打印线重合了。
完成校准后,这次我尽可能平整的将贴纸铺在了切割垫上,如下图所示。
将贴纸尽可能平整的铺在切割垫上
上传了剪纸生肖蛇的图案,并把图像转换为单图层,如下图所示。
上传剪纸生肖蛇的图案并将图像转换为单图层模式
然后调整大小,大概 17x15cm 左右,如下图所示。
调整图案大小
切割机给出了一个预览图,如下图所示,这里可以设置材料尺寸,注意要比图案大一些。
切割机给出了预览,在这里可以设定材料尺寸
发送到打印机后,提示按下切割机的开始按钮,如下图所示。
提示按开始按钮启动切割
按下启动按键后,开始切割,并显示切割进度,如下图所示。
开始切割了
这次因为贴纸在切割垫铺的很平整,所以切割进行的很顺利,如下图所示。
切割完成,因为贴纸平整,所以没有第 1 次的翘起等问题出现
我裁剪了一块和切割图案差不多大的转印贴膜,如下图所示。准备开始图案转印工作。
准备一张和打印图案差不多大小的转印贴膜
将贴膜有粘性的一面,贴在要转印的图案上面,如下图所示。
在转印图案上贴转印膜
将转印膜压平展,让其牢固的贴在图案上方,如下图所。
将转印膜在图案上压平整
确定转印膜贴牢贴纸后,裁剪出图案的部分,将贴纸的白色保护基膜去掉,如下图所示。
将贴纸底部的白色基膜去掉
接下来就去除外框部分的贴纸,并借助裁纸刀或镊子,剔除中间需要掏空的贴纸,如下图所示。因为有转印膜固定图案,所以这个过程会比较容易,但也很花时间。
有转印膜粘附固定图案,让去除多余贴纸的过程变得容易一些
最终去除了所有的不需要的贴纸,只剩下所需图案的部分,如下图所示。现在,我们可以准备把贴纸黏在需要黏贴的表面了。
转印膜上只留下了需要的图案贴纸
我选了一个装载烙铁套件的金属盒的盖子,大小正好,直接将转印膜和图案贴上,压平展后再小心揭掉转印膜,这样原来的贴纸图案就留在了金属盒表面上。
将转印膜和贴纸黏在金属盒表面后,再小心去掉转印膜,留下贴纸图案在金属盒表面
最终,烙铁金属盒的表面,多了个漂亮的生肖蛇图案,如下图所示。
烙铁金属盒的表面多了个生肖蛇的贴纸
乙烯基切割工艺流程分析
根据 Pradnya Shindekar 老师的反馈:"Could you please add few lines or image explaining about vinyl tool (blade) we are using for cutting."。这促使我进一步收集了一些 Cricut Explore 乙烯基切割机的资料,比如下面链接的文档:
https://www.westlincolnlibrary.ca/Cricut%20Air.pdf
https://www.mcplibrary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5/Cricut-Explore-Instructions.pdf
https://cricut.com/en-us/tools-accessories/machine-tools/blades-tools
这个研究让我对这个设备和工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以下是对我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乙烯基切割关键工艺环节的分析:
乙烯基切割的核心工艺原理
乙烯基切割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绘图仪,但以刀头替代笔尖,通过控制刀头在 X-Y 平面上的移动轨迹和压力,在材料表面实现精确切割。Cricut Explore 等现代切割机采用伺服电机系统,能够实现复杂路径的高精度追踪,刀头的垂直压力和旋转角度可根据切割需求自动调整。
Cricut Explore 乙烯基切割机的结构功能示意图
影响切割质量的关键参数
在我的两次尝试中,以下几个关键工艺参数直接影响了切割效果:
- 切割力度(Cutting Force):
- 作用:决定刀头对材料的压力,直接影响切割深度
- 调节方法:Cricut Design Space 中会根据选择的材料类型自动设置推荐值
- 参数过大:会切透底纸,损坏切割垫
- 参数过小:无法完全切透材料,导致剔除困难
- 切割速度(Cutting Speed):
- 作用:影响切割精度和效率平衡
- 复杂图案(如第二次尝试的蛇图案)通常需要降低速度以确保细节精确
- 简单图案(如第一次的 Fab Lab 标志)可使用较高速度提高效率
刀头类型与状态
想详细了解 Cricut Explore 乙烯基切割机的刀头可以参考 https://cricut.com/en-us/tools-accessories/machine-tools/blades-tools。
- Cricut Explore 针对乙烯基自动选择了精细刀头(Fine Point Blade):这是最常用的标准刀头,适用于中等厚度的材料如乙烯基、纸张和卡纸,刀头呈银色,通常作为机器的默认配置。
- 深切刀头(Deep Cut Blade):呈蓝色,用于切割较厚材料如厚皮革、厚磁片和厚木质薄片,切割深度比标准刀头更深。
- 织物刀头(Fabric Blade):呈粉色,专为切割棉布、毛毡等织物设计,保持锋利度以防止织物材料磨损。
- 旋转刀头(Rotary Blade,仅限Maker系列):适用于切割棉布、牛仔布等各种织物,通过旋转切割减少材料拉伸。
- 刀头磨损会直接影响切割质量,需定期检查更换:根据使用频率和材料类型,刀头通常需要在50-100次切割后更换,当发现切割边缘不再整洁时应考虑更换。
- 刀头角度通常在45°左右,适合大多数乙烯基材料:这个角度提供了良好的切割精度和刀头寿命平衡,特殊材料可能需要调整角度或选择专用刀头。
材料属性对工艺的影响
不同材料特性对切割工艺有显著影响,我的实践中观察到:
- 乙烯基厚度与硬度:
- 较厚的乙烯基材料需要增加切割力度
- 较软的材料(如某些装饰用乙烯基)切割更容易,但剔除和转印时容易变形
- 背胶特性:
- 粘性背胶强度影响转印后的附着性能
- 不同应用场景(如笔记本电脑外壳、金属盒表面)可能需要不同粘性等级的材料
- 环境因素:
- 温湿度会影响乙烯基材料的柔韧性和粘性
- 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,乙烯基变硬,可能需要调整切割参数
切割后处理的关键技术
切割后的处理工艺直接决定了最终效果,包括:
- 剔除技术(Weeding):
- 基本工具:镊子、裁纸刀、剔除针
- 技巧:从边缘向中心剔除,或从较大区域向细节区域推进
- 对于复杂图案(如蛇图案):建议使用专业剔除工具组合,并保持耐心
- 转印技术(Transfer):
- 转印膜的选择:透明度、粘性强度需根据图案复杂度选择
- 应用方法:从中心向边缘平整贴附,避免气泡
- 揭离技术:缓慢、小角度揭离,确保图案完整转移
- 表面应用(Application):
- 表面清洁:确保应用表面无灰尘、油脂
- 定位技术:使用辅助标记确保准确定位
- 最终固定:使用刮板工具确保无气泡、完全附着
工艺流程优化建议
基于我的两次尝试经验,提出以下工艺优化建议:
- 设计优化:
- 避免过小细节:小于 2mm 的细节在剔除时容易破损
- 考虑材料特性:某些图案可能需要简化以适应特定材料
- 切割环境优化:
- 保持切割垫清洁:定期清理残留粘性,延长使用寿命
- 材料预处理:确保材料平整,避免我第一次尝试中的皱褶问题
- 效率提升技巧:
- 材料合理排布:最大化材料利用率
- 批量处理:类似图案可同时切割,提高工作效率
- 工具准备:提前准备好剔除和转印工具,建立工作流程
通过对这些工艺参数和流程的深入理解,我在第二次尝试中明显提高了切割质量和效率。乙烯基切割虽然看似简单,但要达到专业效果,需要对材料特性、设备参数和工艺流程有系统性掌握。